項 目 名 稱:海西州藜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
項 目主管單位:海西州農牧局
項 目實施單位:烏蘭縣農牧和鄉村振興局
項目實施單位負責人:孫琦昊
項目方案編制時間: 2023年8月
第一章 項目概述
一、項目名稱:海西州藜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
二、項目主管單位:
海西州農牧局
三、建設單位及負責人:
烏蘭縣農牧和鄉村振興局 負責人:孫琦昊
四、建設地點:烏蘭縣希里溝鎮西莊村、柯柯鎮賽納村
五、 建設期限: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
六、建設內容及規模:
(一)良種繁育基地建設1000畝,引進新的種質材料700份;
(二)購置加工烘干設備、色選設備及種子包裝機、精量播種機;
(三)制定藜麥米地方標準一項;
(四)開展良種繁育關鍵技術研究。
七、資金概算及來源:
項目建設資金總投入100萬元,均為海西州財政資金。其中:35萬元用于藜麥育種基地建設購買藜麥種質材料;54萬用于購置加工烘干設備、色選設備及種子包裝機、精量播種機;2萬元用于制定藜麥標準;5萬元為技術指導費;人工費用補助4萬元。
八、效應分析:通過建設該項目,預計可遴選有培育價值的資源100份,培育新品種2-4份,收獲藜麥新品優質原種10000公斤,近期價值200萬元,遠期價值超千元;改造提升藜麥種子烘干、精選、包裝、促使藜麥種業工程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后續可為青海省乃至西北適宜藜麥種植地區提供充足的優良藜麥品種,為青海藜麥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第二章 項目建設地區概況
藜麥屬高原植物,具有耐旱、耐寒、耐鹽堿、耐瘠薄等特性。位于柴達木盆地綠色灌區的烏蘭縣希里溝鎮西莊村和塞納村。海拔2960米,屬高原冷涼氣候,年積溫1909.1~2248.0℃,平均年降雨量159.3mm,日照時數3000小時左右,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藜麥的生長。烏蘭地區土壤結構良好,光照充足、溫差大、水質純凈、空氣清新、無污染、收獲季節雨水少,是藜麥種植最適宜的地區。
第三章 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
一、建設規模
(一)藜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1000畝,引進新的種質材料700份;
(二)購置加工烘干設備1套、色選設備1套、種子包裝機1套、精量播種機2臺;
(三)制定藜麥米地方標準1項;
(四)開展藜麥良種繁育關鍵技術試驗研究。
二、主要技術措施
藜麥是我省新興的特色作物,屬高原植物,具有耐旱、耐寒、耐鹽堿、耐瘠薄等特性。柴達木地區土壤結構良好,光照充足、溫差大、水質純凈、空氣清新、無污染、收獲季節雨水少,是藜麥種植最適宜的地區。選擇烏蘭縣實施藜麥種子基地建設項目條件優越。
(一) 品種選擇:選擇青海三江沃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選育的藜麥新品種三江藜1號、2號、科藜1號、2號作為擴繁材料;引進700份新的藜麥種質材料進行系統選育,從中選出表現優異、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藜麥新品種。
(二) 播種時間:2024年4月下旬-5月中旬。
(三) 種子處理:播種前,用藜麥專用包衣劑進行包衣,防治地下害蟲和苗期病蟲危害。
(四)整地:試驗及繁育田深耕875px左右, 4月下旬灌溉。播前精細整地,旋勻耙平。達到透、凈、細、實、平、足,即旋透耙透、無雜質、表土細碎、上虛下實、土地平整、墑情充足。
(五)科學施肥:藜麥科學施肥的基本要求是:施足底肥,適時適量追肥,根據土壤基礎,播種前施足發酵后的羊板糞,每畝施用商品有機肥750kg,磷酸二銨30kg,在旋耕前全部施入。追肥,根據苗情追肥,苗旺不追,苗弱則要適時追肥。一般在現蕾前每畝追施尿素5-7.5kg,追施方法:溝施或撒施,施后要及時澆水灌溉。在灌漿前中期噴施有機葉面肥2次。
(六)合理密植:精量播種,合理密植,株距控制在17*875px左右,每667㎡密度保持11000株左右為宜,667㎡播量一般在400g。為提高播種質量,要調控好播種,使田間下播的種子均勻每穴4-5粒,播種深度在2-75px,不重播、不漏播,播后適度鎮壓,使種子和土壤接觸良好,確保藜麥苗出土后端直成行,分布規則,避免缺壟斷行現象發生,達到苗齊、苗勻的目的。
(七)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出苗至現蕾是苗期階段,約50-60天時間。主要管理任務是達到苗全、苗勻、苗壯。(1) 查苗補種,確保全苗;(2)中耕除草,間苗定苗;(3)看苗管理,培育壯苗。
2、中期管理(現蕾至穗子形成):該期是藜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時期,生長旺盛,分枝大量出現,需充足的水肥,是壯桿大穗、決定穗數和穗粒數的關鍵時期。不僅要促進桿壯葉健、穗大粒多,提高結實率,還要在苗期進行2-3次田間去雜株去劣株,把不符合本品種特性的雜株和帶病畸形的株去掉,生產高純度繁殖材料。管理的關鍵是合理施用肥水,去雜提純。
3、后期管理(灌漿至成熟):50-60天 藜麥的生長中心是籽粒形成和灌漿成熟,也是決定籽粒大小和粒重的關鍵時期。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保葉、保根、促粒重。
4、藜麥病蟲害防治:藜麥作物地上害蟲主要有甲蟲、潛葉蠅、夜蛾、卷葉蛾、蚜蟲等,其中在幼苗期以跳甲危害最嚴重。病害主要是葉斑病。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通過采取有效的物理、化學等綜合措施,減輕和防治病蟲的危害。
(八)適時收獲晾曬儲存:藜麥成熟標準從外觀上看:葉片變黃變紅,大部分葉片脫落,莖稈開始變干,內部正常生理成熟籽粒堅硬即可進行收割。收獲后做好晾曬、精選和儲存,達到國家相關種子質量標準。
第四章 技術路線及相關要求
一、藜麥制種程序
(一)、播種前,用藜麥專用包衣劑進行包播衣,防治地下害蟲和苗期病蟲危害;
(二)、查苗補苗、間苗定苗、適時進行中耕除草,培育壯苗;
(三)、去雜提純,在苗期進行2-3次田間去雜株去劣株,把不符合本品種特性的雜株和帶病畸形的株去掉,生產高純度繁殖材料;
(四)、病蟲害防治,藜麥作物地上害蟲主要有甲蟲、潛葉蠅、夜蛾、卷葉蛾、蚜蟲等,其中在幼苗期以跳甲危害最嚴重。病害主要是葉斑病。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通過采取有效的物理、化學等綜合措施,減輕和防治病蟲的危害。
(五)、適時收獲晾曬儲存。收獲后做好晾曬、精選。將達到國家相關種子質量標準的種子進行儲存。
二、烘干設備參數及工藝指標
1、設備名稱:網帶式干燥機。規格型號:DW-1.6-12 外形尺寸:14800*2400*1800(㎜) 產能及能耗:每小時烘干能力2噸,耗能每小時60千瓦。
2、色選設備參數及工藝指標:產品型號:6SXZ-448A多功能色選機,加工量7.5-10t/h,額定功率1.8-4.5KW,機器重量1340kg,外形尺寸:3150*1560*1800mm,色選精度:大于或等于99.9%。
3、種子包裝機參數及工藝指標:種子包裝機,型號:KY150D,功率:220V,50/60Hz,16Kw,3000袋/小時。
4、播種機參數及工藝指標:定制款6-12行精量穴播機,行距1125px、株距300px,播種深度3-125px,15畝/h。
第五章 項目投資概算及資金來源
項目資金總投入100萬元,來源于海西州財政預算資金,主要用于:
(一)良種繁育基地建設1000畝,引進新的藜麥種質材料700份;
(二)購置加工烘干設備1套、色選設備1套、種子包裝機1套、精量播種機2臺;
(三)制定藜麥標準1項;
(四)開展良種繁育關鍵技術試驗研究,專家技術指導服務;
(五)田間管理人工費用。
項目資金使用情況詳見下表:
項目投入資金使用明細表
序號 | 建設內容 | 建設項目內容 | 單位 | 數量 | 單價(元) | 金額(元) | 備注 |
一 | 育種基地建設 | 引進藜麥種質材料 | 份 | 700 | 500 | 350000 | |
二 | 購置設備 | 烘干設備 | 套 | 1 | 29.5 | 29.5 | |
色選設備 | 臺 | 1 | 14.7 | 14.7 | |||
種子包裝機 | 臺 | 1 | 9 | 9 | 非真空自動稱量包裝機組 | ||
精量播種機 | 臺 | 2 | 0.4 | 0.8 | 國產 | ||
三 | 標準制定 | 制定藜麥標準 | 項 | 1 | 20000 | 20000 | 藜麥米地方標準 |
四 | 技術指導費 | 專家技術 指導費 | 人 | 1 | 50000 | 50000 | |
五 | 田間管理 | 人工費用 | 人次 | 400 | 100 | 40000 | 1000畝實際需要9000個人工 |
合 計 | 1000000 |
第六章 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一、項目自2023年9月開始與烘干設備、色選設備、包裝機、播種機廠家進行設備選型、定制洽談,通過競標的方式,與中標者廠家簽訂采購合同,約定設備供貨時間和設備安裝調試時間,確保在2024年3月底前播種機和包裝機到位,在2024年5月底前烘干設備和色選設備安裝到位,完成調試。
二、自2023年9月開始藜麥標準制定工作,在2023年12月底完成此工作。
三、2024年4月中下旬開始藜麥良種繁育建設工作至8月底完成此項工作。
第七章 項目組織管理
一、項目組織管理。項目主管單位為海西州農牧局,項目建設單位烏蘭縣農牧和鄉村振興局。項目管理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資金報賬制、招標制、監理制、合同制等。建立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建設小組,全面負責組織協調工作。項目申報、管理、監督實施、評審驗收等工作。形成相關單位各負其責、各盡其職的工作機制,建設單位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工作。責任人對項目建設任務的完成、建設質量、資金使用等實施責任負責。
(二)項目技術管理。項目實施單位負責制定技術方案,并全部落實到位、責任到人。選派業務精、能力強、素質高的專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建立田間檔案、指導種植人員進行良種繁育生產管理,搞好藜麥新品種繁育,對項目建設全程跟蹤服務。生產、技術及設備購置簽訂相應的合同,并嚴格履行合同條款。
(三)項目資金管理。切實加強對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的管理。嚴格財經紀律,管好用好項目資金。項目資金做到專款專用,設立專賬,由專人管理。項目資金的使用,嚴格按照建設內容包干使用,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和審計。建立項目監理制度,烏蘭縣農牧和鄉村振興局組織專家對項
目實施進行全程技術監理,確保工程質量。加強項目技術管理,確保項目按期、高效、優質完成。
第八章 預期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該項目實施后,第一年預計可遴選有培育價值的資源100份,培育新品種 2-4 個,收獲藜麥新品優質原種10000公斤,近期價值200萬元,遠期價值超千元;可提供種植面積2萬畝優質良種,平均畝 產 240 公斤,農民種植效益可達 4800 億元,農民平均增收 1.5 萬元以上,可獲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一、社會效益
項目的實施可充分利用烏蘭縣高原特色資源優勢,生產具有 高附加值的產品,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拓寬了貧困村農民 增收渠道,項目的建設具有良好社會效益。藜麥目前在我省大規 模種植產業區并不是很多,隨著國內外對藜麥的不斷需求。項目的實施,通過訂單收購加工銷售,加快烏蘭縣優勢資源 開發利用,促進了周邊地區農牧業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壯大主導產業和促進結構調整,完善產業鏈條,促進產業化發展, 建設現代農業等。項目可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項目建成后可輻射帶動海西州的貧困戶 2000 多戶 5000 多人。
三、生態效益
藜麥在生長過程中從土壤耕作層中吸鹽,并積累于植物營養 體中。鹽可以隨植物收割從土壤耕作層中去除,從而使土壤得以 逐年改良;利用藜麥對鹽堿荒地、沙地道路旁及城市空曠地進行 規模化的季節性植被覆蓋,有助于減少風沙和改良土壤,美化和 改良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它們良好的耐寒,耐鹽性,抗凍性,以 及能夠適應貧瘠土壤的生長習性使其可以被發展為理想的高原 種植作物。盡管周期長,南美藜的種植可在 6—8 年內有效地改良治理鹽堿化棄耕地和鹽堿荒地。南美藜在生長過程中從土壤耕作層中吸鹽,并積累于植物營養體中。鹽可以隨植物收割從土壤 耕作層中去除,從而使土壤得以逐年改良;利用南美藜對鹽堿荒 地、沙地、道路旁及城市空曠地進行規模化的季節性植被覆蓋, 有助于減少風沙和改良土壤,美化和改良當地居民的居住環境。 它們良好的耐寒,耐鹽性,抗凍性,以及能夠適應貧瘠土壤的生長習性使其可以被發展為海西理想的種植作物。
附件一:
藜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概算核定表 | |||||
一 | 項目名稱 | 海西州藜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 | |||
二 | 項目主管單位 | 海西州農牧局 | |||
四 | 項目建設單位及項目法人 | 烏蘭縣農牧和鄉村振興局 孫琦昊 | |||
五 | 項目建設地點 | 烏蘭縣希里溝鎮西莊村、柯柯鎮塞納村 | |||
六 |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 (一)良種繁育基地建設1000畝,引進藜麥種質材料700份; (二)購置加工烘干設備、色選設備及種子包裝機、精量播種機; (三)制定藜麥米地方標準一項; (四)開展良種繁育關鍵技術試驗研究,專家技術指導服務; (五)田間管理人工費用。 | |||
七 | 項目建設期限 | 2023年9月--2024年8月 | |||
八 |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 |
總投資100萬元,全部來自海西州財政預算資金 | |||
序號 | 名稱 | 單位 | 規格 | 投資額(萬元) | 備注 |
州級財政資金 | |||||
合計 | 萬元 | 100 | |||
1 | 引進藜麥種質材料 | 份 | 700 | 35 | |
2 | 購買烘干設備 | 套 | 1 | 29.5 | |
3 | 色選設備 | 臺 | 1 | 14.7 | |
4 | 種子包裝機 | 臺 | 1 | 9 | |
5 | 精量播種機 | 臺 | 2 | 0.8 | |
6 | 制定藜麥標準 | 項 | 1 | 2 | |
7 | 技術指導費 | 人 | 1 | 5 | |
8 | 田間管理費 | 人次 | 400 | 4 | |
9 | 效益分析 | 通過實施該項目,預計可遴選有培育價值的資源100份,培育新品種2-4份,收獲藜麥新品優質原種10000公斤,近期價值150萬元,預期價值超千元;改造提升藜麥種子烘干、精選、包裝、促使藜麥種業工程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后續可為青海省乃至西北適宜藜麥種植地區提供充足的優良藜麥品種,為青海藜麥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通過訂單收購加工銷售,加快烏蘭縣優勢資源 開發利用,促進了周邊地區農牧業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壯大主導產業和促進結構調整,完善產業鏈條,促進產業化發展, 建設現代農業等。項目建成后可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輻射帶動海西州的貧困戶2000多戶5000 多人。 藜麥良好的耐寒,耐鹽性,抗凍性,以及能夠適應貧瘠土壤的生長習性使其可以被發展為海西理想的種植作物。
|
附件二:
項目績效目標評價表 | |||||||
專項名稱 | 海西州藜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 ||||||
省級財政部門 | 省財政廳 | 省級農業主管部門 | 省農業農村廳 | ||||
資金情況 (萬元) | 項目金額 :100 | ||||||
其中:中央資金 | |||||||
省級資金 | |||||||
地方資金 | 100 | ||||||
總 體 目 標 | |||||||
績
效
指
標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指標值 | |||
產出指標 | 數量指標 | 指標1藜麥育種面積: | ≥1000畝 | ||||
指標2:建設藜麥育種基地 | 1個 | ||||||
指標3: | |||||||
指標4: | |||||||
質量指標 | 指標1:藜麥品質 | 進一步提升 | |||||
指標2:藜麥育種能力 | 進一步提高 | ||||||
…… | |||||||
時效指標 | 指標1:按期完成藜麥育種項目 | 2024年8月 | |||||
指標2: | |||||||
…… | |||||||
成本指標 | 指標1:藜麥育種成本 | ≤3000元/畝 | |||||
指標2: | |||||||
…… | |||||||
效益指標 | 經濟效益 指標 | 指標1:藜麥育種每畝效益 | ≧3500元/畝 | ||||
指標2: | |||||||
指標3: | |||||||
指標4: | |||||||
社會效益 指標 | 指標1:藜麥育種每畝收益 | 進一步提高 | |||||
指標2: | 為藜麥產業發展提供種子保障 | ||||||
指標3: | 農戶增產增收 | ||||||
指標4: | |||||||
生態效益 指標 | 指標1:藜麥育種對生態的影響 | 進一步持續提升 | |||||
指標2: | 改良土地鹽堿度 | ||||||
…… | |||||||
可持續影響指標 | 指標1: | 進一步提升 | |||||
指標2: | 促進藜麥產業可持續發展 | ||||||
…… | |||||||
滿意度指標 | 服務對象 滿意度指標 | 指標1:受益農戶滿意度 | ≥90% | ||||
指標2: | |||||||
…… |
結論:
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政策,符合青海省現代種業提升工程
建設規劃。通過項目的建設,結合當地實際,完善藜麥良種繁育
基地及藜麥良種生產基礎設施條件,藜麥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和原
良種繁育能力得到提升;同時,生產和供應高產、優質、高抗的
藜麥新品種,對加速品種更新換代,加快新品種的推廣步伐,提
高藜麥產量及品質,推進機械化生產進程,進而對增加農民收入,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產業振興戰略具有重大意義。項目建設
有利于青海省種植業結構調整、發展高原特色農業,促進藜麥種
植加工產業化經營、培育鞏固全州藜麥種植產業,為發展地方特
色農產品生產體系和海西州藜麥加工業提供基礎,通過基地建設
進一步穩定藜麥市場價格、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企業發展、擴大
企業生產規模、提高企業技術水平、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同時對
壯大區域主導產業,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有重要的意義。
本項目選址合理,工程技術方案可行,社會效益尤為顯著,項目建設是積極可行的。